找到相关内容1446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名业处

    真正名称。  圣道以所缘通达(arammanappativedha,即透彻地面对面知见所缘)透彻知见无为涅盘界。此时,圣道亦彻底断除了遮蔽圣谛的痴(moha),由于它已断除了遮蔽圣谛的痴,它亦成就了知见圣谛的功用,如此以功用成就(kicca siddhi)知见圣谛是为无痴通达(asammoha pativedha)。在此圣道,以所缘通达证悟了灭谛(nirodha sacca),而以无痴通达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4073697.html
  • 最初的根本佛法

    最初的根本佛法   第一篇 缘起   第二篇 圣谛   第三篇 三法印   第一篇 缘起 壹?缘起的意义   “法不孤起,仗境方生。”世间上的事事物物(一切有为法)都不是凭空而有的,也不能...习惯   三、拥有希望的未来   、了悟真实的人生   第二篇 圣谛 壹?佛说“圣谛”的缘由   佛陀成道以后,最初为世人宣说佛法,是在波罗奈斯的鹿野苑,为憍陈如等五比丘讲说“圣谛”,这就是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94569191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义理与实践(下)

    原始佛教的义理与实践(下)  吴汝钧讲 梁万如记录  五、圣谛  谛(satva)就是真理的意思;圣(arya)是尊贵的意思。圣谛就是神圣的真理(Sacred truth)。由於真理有绝对的性质,所以此处的圣谛并非代表种真理,而是指实现真理的四个阶段。在此有一点值得强调,释迦的教化虽说是义理,但他的目标是以解脱为焦点的,所以重点依然放在实践上,但凡述说真理,每每都以如何实践的角度来说。...

    吴汝钧讲 梁万如记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40265836.html
  • 略述天台宗的四教及其四谛义

    理炬论’的分期:初为“谛性义”、次为“波罗密义”、后为“广大密咒义”。)很显然地,圣谛法门,是一切佛法的源头活水,...rdquo;,可见圣谛一法,在佛陀一代时教中的地位是如何的崇高! 圣谛的深义,随著佛教思想的变迁,由根本的“佛法”,演变为“初期大乘佛法”和&...

    超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1469019.html
  • 简述如意八宝塔

    藏语为“群科巧丹”,是在佛陀于鹿野苑波拉纳斯城中为阿若乔陈如、頞鞞、十力迦叶、摩南拘利和拨提转动圣谛法轮处所修建的纪念佛塔。塔身级四方,连同佛龛,上等百有八门,中五十六门,下十六门。所谓法轮,佛以...圣谛,即苦谛、集谛、灭谛、道谛,此等法,于圣智前,确定谛实,无错乱故,名为圣谛。   神变塔(Miraculouus Stupa)藏语为“乔赤巧丹”,又名吉祥降魔塔。是在佛陀于舍卫国袛陀园中广显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141682798.html
  • 广超法师:体悟空的程序

    的身心作用,即是《心经》里所讲的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、十二因缘、圣谛等法,以达到了解空的目的。在这之外以求对空的了解,绝对是错误的。   《心经》的第一句话是教导我们修到“五蕴皆空”,为了实现这个目标:首先要观察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、十二因缘、圣谛,从中才了解到什么是智慧、证果,也就是先了解为什么无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?进一步了解为什么无色、法?最后了解为什么无...

    广超法师

    广超法师|体悟|佛法|佛缘众生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14/03/131636325569.html
  • 认知出离心、大悲心才不会出偏

         作者: golzen (果任)  时间: 2005年 2月23日 13:19:25 星期三   何谓菩萨行?人人皆知菩萨行即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。但了解此意义非常重要,行大乘者能了解此意义,才不会偏离佛道。上求佛道即是出离心,下化众生即是大悲心。上求佛道即是出离心,下化众生即是大悲心。出离心在修阿含者为了知世间的苦,而修证苦、集、灭、道圣谛,而体证苦、空、无我、无我所,希望...

    golzen果任

    |出离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140036850.html
  • 四谛法——佛教根本要义之一

    四谛法   释迦牟尼佛在世说法四十九年,我们仔细观察研究一下,即可发现佛陀的教义和教法一大组织,其内容无论原始佛教与后期佛教,均脱离不出圣谛范畴,因此圣谛可说是佛教的基本教理,一切大小乘经典都是由圣谛开阐出来的。   “四谛”是佛教根本要义之一,不但是小乘教法所依据的真理,也可通于大乘的教法。“四谛”又名“圣谛”,在《华严经 圣谛品》中,列有种种不同的名称,目的为“随...

    如实

    |四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1123071617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,其差别何在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以修证果位而论:小乘佛法修证终极果位是阿罗汉果,大乘佛法修证终极果位是佛。 大乘(梵语maha-yana)与小乘(梵语hinayana)所修持之法门,略有偏重之别,以小乘修持法门而言,著重自觉自利的一端,以苦(梵语duhkha)、空(梵语sunya)、无常(梵语anitya)、无我(梵语anatman)、五蕴、圣谛(巴利语ariya-sacca)、十二因缘(梵语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334512243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何谓一心十法界?

    住须弥山山腰或住海中,嫉妒心强者。至于人道(梵语manusya-gati),系苦乐参半者。天界(梵语deva)则享胜乐,但乐尽仍难受业报得苦。声闻(梵语sravaka)即是听佛说圣谛之理而证悟者。...  如本法师答:指迷与悟之世界,然而迷与悟之世界不离一心(梵语eka-citta),一心具足十法界。   何等为十法界:一、地狱法界。二、饿鬼法界。三、畜生法界。、阿修罗法界。五、人间法界。六、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1075112927.html